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被引:1840
作者
鲁晓东
连玉君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企业; 半参数; 生产函数; GMM;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2.02.013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微观企业层面,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针对企业TFP估计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提出,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方法、OP法和LP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的TFP,在横向对比之后,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5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非参数理论的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修正估计 [J].
刘舜佳 ;
王耀中 .
统计与决策, 2010, (07) :14-16
[2]   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1952—2005 [J].
Selin Ozyurt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5) :1-16
[3]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8, (11) :50-64
[4]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5]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6]   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分析:1995~2002 [J].
涂正革 ;
肖耿 .
世界经济, 2007, (07) :47-55
[7]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7, (05) :91-103
[8]   中国城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 [J].
李培 .
财经研究, 2007, (05) :84-95
[9]   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 [J].
彭国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52-59
[10]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