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分析:1995~2002

被引:31
作者
涂正革 [1 ]
肖耿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布鲁金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 成本效率; 成本降低指数; 集约型行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管理是工业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Malmquist指数思想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构建了面板数据下的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系统,并基于成本前沿模型将成本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前沿技术进步、产出规模和要素价格五大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995~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38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指数由1996年的-9%上升到2002年的15.4%,集约型增长行业个数由1996年的11个上升到2002年的34个。据此本文得出结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至少在大中型工业层面,以效率为增长动力的集约型工业雏形在世纪之交已经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管理世界, 2006, (10) :57-67+81
[2]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J].
李胜文 ;
李大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12-21
[3]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J].
沈能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101-110
[4]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J].
邱晓华 ;
郑京平 ;
万东华 ;
冯春平 ;
巴威 ;
严于龙 .
经济研究, 2006, (05) :4-12
[5]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岳书敬 ;
刘朝明 .
经济研究, 2006, (04) :90-96+127
[6]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世界经济, 2006, (02) :3-10+95
[7]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8]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63-296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J].
邓翔 ;
李建平 .
管理世界, 2004, (11) :68-76
[10]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 [J].
董先安 .
经济研究, 2004, (09) :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