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254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贾俊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中关村大街号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增长分布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中国各省份1979~200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从而对中国省份经济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省份经济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效率和相对技术进步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增长差异较大且有逐步增大的倾向,主要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尤其是技术进步率差异较大且逐步增大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80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4]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00, (07) :3-15+79
[6]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
[7]  
高等计量经济学[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子奈,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