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120
作者
张杰 [1 ]
李勇 [2 ]
刘志彪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出口; 本土企业; 生产率;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8.11.008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来自江苏省本土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测度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联立方程计量方法,在解决企业出口和生产率之间内生性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就测度企业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而言,出口虽然不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TFP增长的因素,TFP却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因素;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生产率(SK)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SK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同时,出口又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SK的提升;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劳动比率(KL)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KL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出口也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KL的提升。更进一步,我们按企业规模和按产品特性分组划分,深入研究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不同规模与不同产品特性的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这就为从更深入角度全面考察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可能具有的复杂相互关系,提供了来自类似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的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 [J].
王争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8, (01) :114-126+159
[2]   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 [J].
杜修立 ;
王维国 .
经济研究, 2007, (07) :137-151
[3]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 [J].
刘志彪 ;
张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39-47
[4]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5]  
Trade costs, firms and productivity[J] . Andrew B. Bernard,J. Bradford Jensen,Peter K. Schot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6 (5)
[6]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Gereffi, G ;
Humphrey, J ;
Sturgeon, T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01) :78-104
[7]   Why some firms export [J].
Bernard, AB ;
Jensen, JB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 86 (02) :561-569
[8]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
Bernard, AB ;
Eaton, J ;
Jensen, JB ;
Kortum, 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04) :1268-1290
[9]  
Ownership, Productivity Chang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J] . Gary H. Jefferson,Thomas G. Rawski,Wang Li,Zheng Yuxi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0 (4)
[10]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J].
Aitken, BJ ;
Harrison, A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3) :60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