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参与我国贫困治理的角色及行动策略

被引:18
作者
覃志敏
机构
[1]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间组织; 贫困治理角色; 扶贫行动策略;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6.05.01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民间组织是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我国扶贫开发进程中,民间组织在贫困治理中扮演了扶贫资源有益补充、践行微观贫困治理理念/技术、专业扶贫服务供给等多种角色。民间组织的贫困治理行动是民间组织汲取各类资源并将其传递到扶贫对象的过程。在大扶贫格局中,民间组织扶贫资源汲取已由传统的社会领域延伸至政府部门和市场领域,形成了慈善捐助、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市场化运作(社会企业)等多种扶贫资源汲取策略。相应的,主要形成了项目机制、市场机制两种扶贫资源传递策略。项目机制的运用表明了民间组织在分化发展的过程中扶贫资源传递的整合,以及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贫困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市场机制(社会企业)是民间组织扶贫行动的策略创新,对民间组织独立实施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非对称竞争:地方政府与官办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困境 [J].
陆汉文 ;
杨永伟 .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02) :176-180
[2]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
黄宗智 ;
龚为纲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5) :143-159+8
[3]   项目制的治理逻辑 法政转型观察手记之十五 [J].
田飞龙 .
新产经, 2014, (02) :88-89
[4]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述评 [J].
黄承伟 ;
覃志敏 .
学习与实践, 2013, (05) :103-110
[5]   社会管理视角下的草根NGO发展问题 [J].
吕晓莉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32 (01) :132-137
[6]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J].
王春婷 .
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2) :141-146
[7]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8]  
社会企业论纲.[J].王名;朱晓红;.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 02
[9]   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 [J].
邓国胜 .
社会观察, 2010, (05) :12-13
[10]   社会企业的兴起及其法律规制 [J].
金锦萍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04) :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