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公民社会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中心论"和以法团主义为基础的"国家中心论"具有较强的西方语境,无法反映中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的复杂图像。以"国家在社会中"为理论分析起点,从组织的目标实现与策略选择两个面向出发,得出一个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的类型学意义上的分析框架。借此分析框架,通过对一个官办非政府组织参与汶川地震灾区村庄恢复重建的个案分析,发现其与地方政府经由互动所形成的是"非对称竞争"的关系。一方面,两者通过相似的行动策略来实现各自不同的组织目标,形成竞争型的关系类型;另一方面,由于在权力来源、民众期待以及责任承担上的差异,两者的竞争型关系呈现出非对称的鲜明特征。正是这种非对称竞争造成地方政府与官办非政府组织在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互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