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碳排放及其驱动因子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李丹丹 [1 ,2 ]
刘锐 [1 ,3 ]
陈动 [1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
[3] 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
[4]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探测性空间分析; 碳排放; 时空异质性; 驱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本文选取30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依据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八年间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布,揭示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2010年间,碳减排潜力相对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并有向四周扩展的趋势;全国省域碳排放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相关性的总体趋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空间格局,表明在碳减排的进程中,全国碳排放量的总体空间差异在逐步缩小;碳排放的驱动因子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如GDP驱动因子在不同省域影响程度不同,而且2006年的GDP驱动因子的回归系数普遍高于2003年,人口影响因子也存在省域的异质性,2010年人口回归系数高于2003年;GDP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显著的区域从2003年西部转移到中东部,2010年又移回西部,这进一步说明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复杂关系,意味着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重需要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我国工业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J].
张传平 ;
谢晓慧 ;
曹斌斌 .
生态经济, 2012, (09) :113-116+129
[2]   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175-183
[3]   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J].
黄芳 ;
江可申 ;
卢愿清 ;
吴优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 (06) :40-46
[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汤庆园 ;
徐伟 ;
艾福利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52-58
[5]   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 [J].
张乐勤 ;
李荣富 ;
陈素平 ;
祝亚雯 ;
许信旺 .
资源科学, 2012, 34 (02) :316-327
[6]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80-86
[7]   基于模糊聚类的中国分省碳排放初步研究 [J].
张彬 ;
姚娜 ;
刘学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1) :53-56
[8]   气候保护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 [J].
王铮 .
地理研究, 2010, 29 (11) :1921-1931
[9]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J].
高凯 ;
周志翔 ;
杨玉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S1) (S1) :13-20
[10]   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