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54
作者
高凯 [1 ]
周志翔 [1 ]
杨玉萍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土地利用结构; 空间自相关;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按照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分类系统,将WESTDCLandCoverProducts2.0数据集重分类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等6类,借助GIS平台研究了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点及其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和草地,三者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而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各省市之间土地利用结构差异较大,与一定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并形成了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不同的4个大的区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属性值相似的省市在长江流域全局空间内聚集分布、空间邻接,呈极显著的全局空间正自相关。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分布特征的空间正自相关极显著,水域分布特征的空间正自相关显著,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重心、格局、空间自相关构成及回归机制不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为高高(H-H)聚集或低低(L-L)聚集,高值为低值所包围或低值为高值所包围的空间孤立点(Spatial Outlier)不显著。研究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和区域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J].
杨振山 ;
蔡建明 ;
高晓路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45-955
[2]   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以北京市海淀区、延庆县为例 [J].
杨爽 ;
冯晓明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501-4511
[3]   北京耕作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J].
霍霄妮 ;
李红 ;
孙丹峰 ;
张微微 ;
周连第 ;
李保国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6) :1339-1344
[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J].
唐华俊 ;
吴文斌 ;
杨鹏 ;
陈佑启 ;
Peter HVerburg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56-468
[5]   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 [J].
徐丽华 ;
岳文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3) :222-228
[6]   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定量分析 [J].
陈其春 ;
吕成文 ;
李壁成 ;
全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223-231
[7]   黑龙江省森林空间自相关分析 [J].
张维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10) :16-18
[8]   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 [J].
熊黑钢 ;
张雅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6) :414-417+420+423
[9]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分布空间自相关分析 [J].
梁二 ;
王小彬 ;
蔡典雄 ;
刘爽 ;
王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305-1310
[10]   中国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张颖 ;
王群 ;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2)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