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分布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18
作者
梁二
王小彬
蔡典雄
刘爽
王燕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土壤有机碳; 土壤普查;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220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河南省1958年(第1次土壤普查)和1985年(第2次土壤普查)两个时间段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自相关指标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河南省2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空间变化.1958年和1985年河南省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约为54·93×108t和69·65×108t,年均增长率达1%.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布总趋势为豫东南角及豫西高于豫东,豫北及豫中介于两者之间;豫东南角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较快,最快损失速率达到年均1·57%;豫东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较快,最大增长速率达到年均5·27%.河南省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与土壤初始含碳量密切相关,土壤初始含碳量越高,有机碳损失越快.
引用
收藏
页码:1305 / 13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 [J].
葛莹 ;
姚士谋 ;
蒲英霞 ;
贾凌 .
人文地理, 2005, (03) :21-25
[2]   当前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J].
章力建 ;
侯向阳 ;
杨正礼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01) :3-6
[3]   中国东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库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曹志强 ;
邹德乙 ;
孙宏德 ;
朱平 ;
周宝库 .
土壤通报, 2004, (04) :401-407
[4]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李安波 .
土壤学报, 2004, (01) :35-43
[5]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J].
甘海华 ;
吴顺辉 ;
范秀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99-1502
[6]   空间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与空间生态学相结合的新领域 [J].
张爱兵 ;
谭声江 ;
陈建 ;
李典谟 .
生态学报, 2002, (05) :752-769
[7]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刘纪远 ;
李克让 ;
杨晓梅 .
地理学报, 2001, (04) :390-400
[8]   河南省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作制度浅析 [J].
毛留喜 ;
张建新 ;
王利文 .
耕作与栽培, 2000, (04) :3-4+40
[9]   河南省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J].
荆建军 ;
王小琳 ;
谭梅 .
甘肃农业科技, 1999, (09) :40-41
[10]   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空间自相关与分形方法 [J].
张朝生 ;
章申 ;
何建邦 .
地理学报, 1998, (01) :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