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与中国区域不平衡——从宏观到微观的证据链

被引:50
作者
张杰 [1 ]
白铠瑞 [2 ]
毕钰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区域不平衡; 创新驱动; 集聚效应;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30106.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实证检验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活动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形成机理是回答互联网能否有效兼容创新驱动战略和区域平衡发展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城市和微观企业创新活动的证据链,实证发现中国大规模实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有效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水平,还进一步可能扩大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总体上对中国地级城市层面创新水平和微观企业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激励效应仅限于东部区域、南方板块、省会和人均GDP水平大于均值城市等各种维度划分的发达地区,而在与之相对应的欠发达地区却呈现抑制效应。基于要素流动分析框架,进一步检验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激励了要素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的“集聚效应”,进而影响中国区域不平衡格局,同时也存在着集聚过程中的“拥挤效应”,然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回流的“分散效应”则很有限。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推行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性激励效应,对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政策号召,探索互联网推动构建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有效兼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新时代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历程与重大成就 [J].
杨骞 ;
陈晓英 ;
田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2, 39 (08) :3-21
[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间合作创新——“宽带中国”试点及其推广的证据 [J].
种照辉 ;
高志红 ;
覃成林 .
财经研究, 2022, 48 (03) :79-93
[3]   “南北”还是“东西”地区经济差距大?——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J].
吕承超 ;
索琪 ;
杨欢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9) :80-97
[4]   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测算、非均衡性与地区差异研究 [J].
韩兆安 ;
赵景峰 ;
吴海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8) :164-181
[5]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城市创新: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 [J].
谢呈阳 ;
胡汉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12) :83-101
[6]   地区差距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期叠加”下的内生增长 [J].
邓忠奇 ;
高廷帆 ;
朱峰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22-37
[7]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
赵涛 ;
张智 ;
梁上坤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65-76
[8]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J].
刘传明 ;
马青山 .
中国人口科学, 2020, (03) :75-88+127
[9]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知识扩散——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J].
薛成 ;
孟庆玺 ;
何贤杰 .
财经研究, 2020, 46 (04) :48-62
[10]   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 [J].
安同良 ;
杨晨 .
经济研究, 2020, 55 (02)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