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差距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期叠加”下的内生增长

被引:76
作者
邓忠奇 [1 ]
高廷帆 [2 ]
朱峰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南北经济差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方式; 内生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没有发生重大经济事件的情况下,2013年起中国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拉大;2016年起,在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南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却开始趋同。探明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是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一道难题。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的梳理,本文发现新时代南北差距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老问题。实证研究表明:1998年至2018年资本贡献了74.7%的中国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只贡献了8.3%,在转变资本拉动型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南北地区承受了不同的阵痛,导致南北差距扩大。在"三期叠加"阶段,南北差距扩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仅仅是导火索,其后的经济刺激计划则形成了短暂的隔离带,将南北差距问题推迟到2013年。2016年起南北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缩小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有效性在本文得到验证。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集聚,以此为抓手促进创新型要素在北方的培育和高效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南北差距中的结构效应及空间差异性测度 [J].
杨明洪 ;
黄平 .
经济问题探索, 2020, (05) :1-13
[2]   中国南北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原因与对策——一个需要重视的新趋势 [J].
周晓波 ;
陈璋 ;
王继源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19, (03) :1-9+39
[3]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J].
盛来运 ;
郑鑫 ;
周平 ;
李拓 .
管理世界, 2018, 34 (09) :16-24
[4]   高铁开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 [J].
卞元超 ;
吴利华 ;
白俊红 .
财贸经济, 2018, 39 (06) :147-161
[5]   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9) :5-23
[6]   “四万亿投资”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J].
黄海杰 ;
吕长江 ;
Edward Lee .
会计研究, 2016, (02) :51-57+96
[7]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评价 [J].
邓忠奇 ;
陈甬军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12) :94-109
[8]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 [J].
赵勇 ;
魏后凯 .
管理世界, 2015, (08) :14-29+187
[9]   产业异质性、产业结构与中国省际经济收敛 [J].
戴觅 ;
茅锐 .
管理世界, 2015, (06) :34-46+62+187
[10]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杨仁发 .
管理世界, 2013, (08)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