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权规范构造的体系化展开

被引:43
作者
高一飞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权; 数字法学; 规范构造; 数字权利; 数字化生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D912.7 [青少年法];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030105 ;
摘要
数字人权的规范构造,意在将数字人权从价值观念转化为融贯于现有法律体系的制度规范。数字人权从内容上可分为数字生存权、数字自由权、数字平等权、数字救济权四类二阶权利,并进一步衍生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权利体系。数字人权规范的形式构造,可基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者的互动关系理论。数字人权规则的司法适用需要借助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数字人权原则的司法适用重在明确权衡的情境,并细化权衡的方法。在数字人权规范的适用过程中,解决权利竞合问题宜遵循最小限制原则和最大相关原则;解决权利冲突问题需经过三阶权衡:基于数据的可识别性进行前置性判断、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作出利益衡量、根据比例原则检验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理论的反思与重塑[J]. 李海平.法学研究. 2023(01)
[2]  
数字人权的理论证成与自主性内涵[J]. 郑智航.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3(01)
[3]  
个人数据权利的宪法体系化展开[J]. 周维栋.法学. 2023(01)
[4]  
智慧社会的数字人权保护——基于“能力路径”的理论建构[J]. 桂晓伟.法学评论. 2023(01)
[5]   “数字人权”再反思——与马长山教授等商榷 [J].
刘志强 .
政法论坛, 2022, 40 (06) :66-80
[6]   论“数字人权”的新型权利特征 [J].
丁晓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2, 40 (06) :52-66
[7]   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 [J].
杨知文 .
法学研究, 2022, 44 (05) :54-68
[8]   基本权利审查中的法益权衡:困境与出路 [J].
谢立斌 .
清华法学, 2022, 16 (05) :29-40
[9]   从信息权利到信息人权:法理证成与分层建构 [J].
李蕾 .
人权研究, 2022, (03) :83-100
[10]   人的数字化生存及其人权保障 [J].
常健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24 (04) :45-5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