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权利到信息人权:法理证成与分层建构

被引:7
作者
李蕾 [1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
关键词
信息权利; 人权; 信息人权; 证成范式; 分层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信息权利或数据权利属于新型权利,不少学者希望将这些权利纳入人权范围,并宣称这些权利即将成为“第四代人权”。随着权利泛化现象日益普遍,警惕权利泛化的思潮逐渐兴起,防止人权泛化的观点也获得较多支持。个人信息权利无法简单地、直接地上升为信息人权,否则权利与人权将没有任何差别。人权具有独立的法理证成模式,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口号或宣言。信息权利的属性、结构与人权有较大的差异,由信息权利上升至国际普遍认可的信息人权还需若干前置条件。我们需以法理视野论证信息人权证成的各类范式,分析信息权利与人权的衔接方式。信息人权初步成立时,应论证其在人权谱系中的代际地位,并探索传统人权如何对新型信息权利进行兼容、吸收、合并、更新,最后以利益博弈与道德品格视角对信息人权谱系进行分层建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0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Karel Vasak’s Generations of Rights and the Contemporary Human Rights Discourse [J].
Spasimir Domaradzki ;
Margaryta Khvostova ;
David Pupovac .
Human Rights Review, 2019, 20 :423-443
[2]  
Private property and human rights: A mismatch in the 21st century?.[J].Harvey M. Jacob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13, S1
[3]   论新兴权利的一般理论 [J].
谢晖 .
法学论坛, 2022, 37 (01) :41-54
[4]   数据权利:范式统合与规范分殊 [J].
许可 .
政法论坛, 2021, 39 (04) :86-96
[5]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的美好生活权论 [J].
范进学 .
法学, 2021, (05) :3-17
[6]   人的“数字属性”及其法律保障 [J].
龚向和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 24 (03) :71-81
[7]   论“数字人权”不构成第四代人权 [J].
刘志强 .
法学研究, 2021, 43 (01) :20-34
[9]   新兴人权困境及其辨证 [J].
伍科霖 .
人权, 2020, (02) :141-160
[10]   论人权论证的三种范式 [J].
周刚志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1) :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