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金霞 [1 ,2 ]
张丽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采用; 影响; 作物单产; 劳动力投入;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0.06.005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农业部门实现固碳和减排的最有效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基于大规模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作物单产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率普遍较低,其中秸秆覆盖单项技术的采用率最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与小麦和玉米单产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却可以显著减少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因而,政府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的支持,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方式,为发展低碳经济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做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60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J].
王成己 ;
潘根兴 ;
田有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64-2475
[2]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效应影响研究进展 [J].
张海林 ;
孙国峰 ;
陈继康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2) :4275-4281
[3]   浅析农田保护性耕作对碳减排的影响 [J].
殷志辉 ;
张爱芝 ;
刘玲仙 .
当代农机, 2009, (09) :78-79
[4]   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王金霞 ;
张丽娟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641-647
[5]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J].
高焕文 ;
李洪文 ;
李问盈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9) :43-48
[6]   保护性耕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王燕 ;
王小彬 ;
刘爽 ;
梁二 ;
蔡典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766-771
[7]   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生长季农田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J].
李琳 ;
张海林 ;
陈阜 ;
李素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65-2770
[8]   保护性耕作小麦大幅增产原因浅析 [J].
窦乐智 .
农机科技推广, 2007, (07) :26+25-26
[9]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J].
郭瑞 ;
季书勤 ;
王汉芳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07) :5-9
[1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J].
赵海涛 ;
师帅兵 .
农机化研究, 2006, (08)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