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生长季农田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被引:51
作者
李琳
张海林
陈阜
李素娟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47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农田CO2排放通量,并对CO2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进行了回归模拟.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CO2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平均分别为343.69、337.54和190.47 mg.m-2.h-1.各处理冬小麦生育期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翻耕地CO2排放通量与10 cm地温相关性最高,旋耕地和免耕地则与10 cm和20 cm地温相关性较高.CO2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利用10 cm地温对冬小麦生育期农田CO2排放通量进行估算表明,翻耕、旋耕和免耕地CO2排放分别为1.88、1.89和1.03 kg.m-2.
引用
收藏
页码:2765 / 27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华北高产农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 [J].
孟凡乔 ;
关桂红 ;
张庆忠 ;
史雅娟 ;
屈波 ;
况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992-999
[2]   肥料施用及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 [J].
董玉红 ;
欧阳竹 ;
李运生 ;
张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83-88
[3]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释放研究 [J].
戴万宏 ;
王益权 ;
黄耀 ;
刘军 ;
赵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2) :1-7
[4]   华北平原麦田土壤呼吸特征 [J].
陈述悦 ;
李俊 ;
陆佩玲 ;
王迎红 ;
于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52-1560
[5]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CO2排放的影响 [J].
娄运生 ;
李忠佩 ;
张桃林 .
生态学报, 2004, (05) :978-983
[6]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335-340
[7]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谢军飞 ;
李玉娥 .
中国农业气象, 2002, (04) :48-53
[8]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J].
李玉宁 ;
王关玉 ;
李伟 .
地学前缘, 2002, (02) :351-357
[9]   耕种制度对西南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魏朝富 ;
高明 ;
黄勤 ;
车福才 ;
杨剑虹 ;
谢德体 ;
蔡祖聪 ;
徐华 .
土壤学报, 2000, (02) :157-165
[10]   水分类型对土壤排放的温室气体组成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1999, (04) :48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