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空心村与实心村空间分布——来自第三次农业普查行政村抽样的证据

被引:90
作者
李玉红 [1 ]
王皓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人口空心村; 人口流动; 家庭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农村人口在空间上巨量流动,形成了人口空心村和实心村两类村庄。识别村庄人口流动差异性,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抽样数据,根据行政村层面人口流动数据识别并估算出中国人口空心村与实心村空间分布状况。研究发现:①村庄人口在流动方向和流动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口净流出行政村数量占比为79.01%,其中,空心化率不低于5%的空心村比例为57.50%,其空心化率为23.98%;人口实心村比例为12.15%,实心化率为21.16%。②人口空心村比例与经济水平负相关,东部省域空心村比例较低,中西部空心村比例普遍较高;浙闽粤深度空心村比例及其空心化率较高,但西藏、云南和新疆等边陲地区空心村比例和空心化率较低。③空心村人口外出以家庭成员流动为主,家庭迁移比例仅有26.88%。黔川渝等南方农村家庭迁移比例较低,而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北方农村家庭迁移比例较高。④人口空心村空心化率受村庄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其中,地势地貌和灌溉水源对深度空心村人口外出影响较大。⑤城郊型实心村数量较少但实心村比例和实心化率较高。平原地带实心村比例和实心化率高于丘陵和山区。浙江、广东和江苏实心村人口净流入最多,三地合计占全国的45.57%。浙江和广东农村人口流动模式有显著差异。珠三角实心村实心化率较高,而珠三角周边地区空心村空心化率较高,实心村和空心村形成强烈反差。浙江省实心村比例高而空心村比例低,农村发展较为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4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户籍制度、城镇化与中国人口大流动 [J].
乔晓春 .
人口与经济, 2019, (05) :1-17
[2]   中国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及重构策略 [J].
郑殿元 ;
文琦 ;
王银 ;
米欢 .
经济地理, 2019, 39 (02) :161-168+189
[3]   基于乡镇地域单元的村庄人口空心化研究——以山东省六个乡镇为例 [J].
陈有川 ;
李鹏 ;
马璇 ;
杨婉婷 .
现代城市研究, 2018, (03) :24-30
[4]   中国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的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 [J].
王良健 ;
陈坤秋 ;
李宁慧 .
人口学刊, 2017, 39 (05) :14-24
[5]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J].
李玉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 (03) :89-94+101
[6]   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及中国存在半城镇化的原因 [J].
李玉红 .
城市问题 , 2017, (02) :14-19
[7]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测量指标改进研究 [J].
陈涛 ;
陈池波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149-155
[8]   中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基于第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估算 [J].
李玉红 .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5, (04) :60-74
[9]   中国农村发展新阶段:村域城镇化 [J].
王景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10) :4-14
[10]   超越线性转型的乡村复兴——基于南京市高淳区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 [J].
张京祥 ;
申明锐 ;
赵晨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