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线性转型的乡村复兴——基于南京市高淳区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

被引:55
作者
张京祥 [1 ]
申明锐 [2 ]
赵晨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3]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管委会办公室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复兴; 非线性转型; 武家嘴村; 大山村;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与背景,学术界提出了"乡村复兴"的概念,这是从传统"乡村转型"概念的发展提升。乡村复兴强调彰显乡村发展自身的规律,注重当代城乡关系下对乡村独特社会、文化等价值的挖掘。方法上是依托城镇化的系统力量来促进和实现乡村自给与繁荣,从而在日渐趋稳、趋缓的城镇化态势下给乡村发展带来真正和长久的裨益。基于这样的价值立场,本文通过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大山村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研究,试图从乡村经济、空间、文化等方面对乡村复兴这一深刻内涵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认为,中国乡村复兴的主体路径应该遵循的是一个超越以往"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非线性转型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J].
申明锐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 2015, 39 (01) :30-34+63
[2]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 [J].
张京祥 ;
申明锐 ;
赵晨 .
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 (05) :1-7
[3]   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 [J].
高慧智 ;
张京祥 ;
罗震东 .
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 (01) :68-73
[5]   “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J].
宗仁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 (09) :14-17
[6]   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态重构——以苏州为例 [J].
王勇 ;
李广斌 .
城市规划, 2011, 35 (07) :54-60
[7]   靠水吃水 [J].
费孝通 .
群言, 1999, (08) :12-13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武家嘴村志.[M].中共高淳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高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0]  
村庄的再造.[M].折晓叶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