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被引:156
作者
申明锐 [1 ,2 ]
张京祥 [3 ,4 ]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2]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3]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价值; 乡村复兴; 非线性转型; 乡村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背景。本文总结了日韩乡村转型的基本过程,剖析了拉美国家城镇化没有实现城乡协同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进而指出乡村的发展逻辑并非是一个由工业化与城镇化主导语境下所定义的不断追赶城市的"线性发展过程"。结合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情绪的回潮,从尺度和功能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三重价值,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乡村复兴"的框架。"十三五"规划需要在新的思维下进行乡村发展政策的总体设计,随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红利的不断释放,乡村应当成为重要的受益者。建议在规划空间管制、市场要素活化、多元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63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阶层流动的另一种可能 [J].
廉思 .
南风窗, 2014, (24) :55-57
[2]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 [J].
张京祥 ;
申明锐 ;
赵晨 .
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 (05) :1-7
[3]   当代中国乡村复兴之路 [J].
何慧丽 .
人民论坛, 2012, (31) :52-53
[4]   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论 [J].
朴龙洙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4) :55-59
[5]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 [J].
仇保兴 .
城市规划, 2008, (04) :9-21
[7]   "两个趋向"论断的重大创新 [J].
韩俊 .
瞭望, 2005, (13) :12-14
[8]  
中国人居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吴良镛, 2014
[9]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M]. 东方出版社 , 华生, 2013
[10]  
准确把握土地流转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韩俊. 中国农业信息网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