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城镇化与中国人口大流动

被引:34
作者
乔晓春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流动人口;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D631.42 [户籍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30603 ; 0838 ; 083304 ;
摘要
中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促使城镇大门向农民敞开,人们从农村涌入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从此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口大流动,本文的目的是用数据来反映新中国成立,尤其是近40年来中国人口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演变过程。所使用的数据来自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1987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分析发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超级稳定,户口所在地和居住地几乎完全一致、城镇人口比例长期偏低,甚至十几年不变;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开始显现,政府开始允许农民进入集镇并自理口粮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初期小城镇外来人口迅速增加。商品粮供应制度取消以后,农民可以离开户口所在地到更远的地区或城市工作和生活,从而使得城市和跨省流动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是流动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进入2011年以后流动人口增长势头开始有所减缓,一些省市甚至出现流动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对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划分口径的探讨 [J].
乔晓春 ;
李景武 .
人口研究, 1991, (03) :22-28
[2]   完善市、镇建制标准,统一城乡人口划分口径 [J].
白建华 .
人口研究, 1986, (03) :16-19
[3]  
人口学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