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苏旭冉
蔺雪芹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京津冀地区;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1992—2012年京津冀地区夜间灯光数据,采用Arc 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估算了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2—2012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和廊坊,约占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50%.承德碳排放量最少,且增速最慢.(2)碳排放呈明显圈层分化结构;以"津京"为中心的"一主一副双核"结构持续增强,空间范围基本不变,同时"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形成潜在的核密度高值区;碳排放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正相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自身及邻近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县,负相关的区域主要出现在经济水平差异较大的相邻区县.(3)各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正向推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对碳排放的正向推动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即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未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有望逐步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新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 [J].
霍金炜 ;
杨德刚 ;
唐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435-441
[22]   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J].
田立新 ;
张蓓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1-7
[23]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J].
肖慧敏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5) :84-87+92
[24]   中国城镇化与环境污染排放: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J].
王会 ;
王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5) :57-66+111
[25]   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减排途径 [J].
高彩玲 ;
高歌 ;
田采霞 .
中国矿业, 2011, 20 (03) :46-49
[26]   财政政策在日本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
苏杭 ;
孙健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6) :61-65
[27]   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 [J].
刘占成 ;
王安建 ;
于汶加 ;
李铭 .
地球学报, 2010, 31 (05) :727-732
[28]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 [J].
张晓平 ;
孙磊 .
资源科学, 2010, 32 (09) :1685-1691
[29]   德国新能源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启示 [J].
黄玲 ;
张映红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3) :48-53
[30]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庞丽 ;
王丽娟 ;
邹秀萍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3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