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苏旭冉
蔺雪芹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京津冀地区;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1992—2012年京津冀地区夜间灯光数据,采用Arc 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估算了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2—2012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和廊坊,约占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50%.承德碳排放量最少,且增速最慢.(2)碳排放呈明显圈层分化结构;以"津京"为中心的"一主一副双核"结构持续增强,空间范围基本不变,同时"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形成潜在的核密度高值区;碳排放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正相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自身及邻近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县,负相关的区域主要出现在经济水平差异较大的相邻区县.(3)各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正向推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对碳排放的正向推动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即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未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有望逐步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Panel estimation for urban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 2 emissions: A regional analysis in China[J] . Chuanguo Zhang,Yan Lin.Energy Policy . 2012
[1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 [J].
苏泳娴 ;
陈修治 ;
叶玉瑶 ;
吴旗韬 ;
张虹鸥 ;
黄宁生 ;
匡耀求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513-1526
[1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张守志 ;
叶信岳 ;
姜会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418-1431
[14]   基于EBA模型的中国碳排放稳健性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立平 ;
张海波 ;
刘云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47-53
[15]   长春市中心城区大型超市空间演变过程及机理研究 [J].
李强 ;
王士君 ;
梅林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53-561
[16]   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 [J].
孙昌龙 ;
靳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66-272
[17]   中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杨晓军 ;
陈浩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1) :32-37+138
[18]   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吉林省能源足迹的影响分析 [J].
方恺 ;
沈万斌 ;
董德明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1) :186-193
[19]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J].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5-20
[20]   甘肃省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小平 ;
方婷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3) :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