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风险与地方分权 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理论及其比较

被引:85
作者
曹正汉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集权国家; 统治风险; 地方分权; 治理结构;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4.06.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时,同时考虑中央政府关心的效率目标和政权稳定目标的理论有三种,即:周黎安提出的"行政发包制"模型,曹正汉等提出的"中央治官、地方治民"模型以及周雪光提出的"帝国的治理逻辑"。然而,这三种理论关于中央政府的效率目标和政权稳定目标能否兼容存在着明显分歧;此外,这三种理论在分析层面上也存在差别。导致分歧和差别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兵民能否分治,三种理论隐含着不同的假定;另一个是关于中央政府着重防范的统治风险的来源,是来自地方分权本身(如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偏离"、"失控"等行为),还是来自被统治的民众(如民众可能的抗议、反对或对抗等行为),三种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2]   中国地方分权的政治约束——基于地铁项目审批制度的论证 [J].
曹正汉 ;
薛斌锋 ;
周杰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3) :30-55+242
[3]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
[4]   集权的政治风险与纵向分权——从历史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J].
曹正汉 ;
罗必良 .
南方经济, 2013, (02) :1-11+84
[5]   社会风险与地方分权——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因 [J].
曹正汉 ;
周杰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1) :182-205+245
[6]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7]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8]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
[9]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10]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