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旅游者空间扩散网络分析

被引:14
作者
吕丽 [1 ,2 ,3 ]
陆林 [1 ]
凌善金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客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上海世博会; 长三角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为节点,构建了世博会客流向长三角区域空间扩散的网络,并对网络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了每个城市的集聚、中转和扩散客流的能力。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整体旅游流互动不明显,网络直径是4,旅游者至多在旅游线路中安排4个旅游城市。上海、苏州、杭州等节点城市在世博会客流空间扩散网络中处于竞争优势,对客流的虹吸效应较强。上海、苏州、杭州的集聚、中转、扩散能力最强,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南京、无锡、嘉兴的集聚、中转、扩散客流能力次之,是次级核心节点城市;常州、宁波、绍兴、扬州、镇江等城市是次级边缘节点城市;湖州是孤岛型城市,其余城市为边缘节点城市。受空间距离、旅游地资源、旅游地旅游发展情况等影响,长三角城市在接受世博会客流的空间扩散的效应中呈现一定的差异。从长三角区域整体来说,上海世博会对旅游客流的集聚效应要强于其对周边地区的空间辐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J].
吕丽 ;
曾琪洁 ;
陆林 .
地理科学, 2012, 32 (02) :186-192
[2]   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模式及目的地类型研究 [J].
袁欣 ;
史春云 ;
朱明 ;
张兴华 .
旅游科学, 2010, 24 (06) :55-63
[3]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陈冬冬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1013-1024
[4]   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J].
吴晋峰 ;
潘旭莉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370-376
[5]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章锦河 ;
陈冬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141-1152
[6]   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人文地理, 2009, 24 (04) :124-128
[8]   QAP:测量“关系”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J].
刘军 .
社会, 2007, (04) :164-174+209
[9]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J].
杨兴柱 ;
顾朝林 ;
王群 .
地理学报, 2007, (06) :609-620
[10]   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J].
章锦河 ;
张捷 ;
刘泽华 .
地理科学, 2005, (02) :24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