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的有效边界和微观基础

被引:21
作者
聂辉华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有效边界; 微观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产业政策是否有用是一个伪问题,真问题是何时有用。现有研究认为,产业政策的有效边界取决于激励机制和发展阶段,而笔者认为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边界与企业的所有制有关。根据国企和民企面临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差异,可以推导出以国企和民企为微观基础的产业政策在手段、目标和效果上有显著差异:以国企为基础的产业政策,短期内容易实现政府的集中目标,但是易导致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扭曲的政企关系;以民企为基础的产业政策见效较慢,长期来看会促进市场竞争并形成规范的政企合作。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逐步减少对国企的依赖,逐步加强地方政府与民企之间的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发展型国家的兴与衰:国家能力、产业政策与发展阶段 [J].
陈玮 ;
耿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 (02) :1-13
[2]   中国政治研究:田野经验与理论范式(笔谈) [J].
杨雪冬 ;
王向民 ;
罗兴佐 ;
陈尧 ;
池建东 ;
耿曙 ;
陈玮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1) :1-20+172
[3]   产业政策批判之再批判与“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 [J].
贺俊 .
学习与探索, 2017, (01) :89-96+175
[4]   国有企业:保障国家财政能力的重要基础 [J].
胡鞍钢 ;
张新 ;
高宇宁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2) :19-26+44
[5]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戴上“红帽子”——基于行政壁垒的一个解释 [J].
张雨潇 ;
方明月 .
经济学动态, 2016, (02) :31-40
[6]   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逻辑 [J].
江飞涛 ;
李晓萍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 52 (03) :17-24+157
[7]   日本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因、措施及启示 [J].
刘湘丽 .
中国经贸导刊, 2015, (04) :10-12
[8]   先天优势还是后天努力——国企级别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方明月 .
财贸经济, 2014, (11) :125-136
[9]   “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 [J].
杨瑞龙 ;
王元 ;
聂辉华 .
管理世界, 2013, (03) :23-33
[10]   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罗党论 ;
刘晓龙 .
管理世界, 2009, (05)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