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国家的兴与衰:国家能力、产业政策与发展阶段

被引:49
作者
陈玮 [1 ]
耿曙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发展型国家; 全球化; 发展阶段; 产业政策; 创新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2.1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文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归纳出解释发展型国家兴衰转变的两大视角:"结构视角"与"机制视角"。前者从"国家能力"出发,认为国家能力的削弱是导致发展型国家衰落的原因;后者从"产业政策"入手,认为产业政策在发展早期有效而后期无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建立了"信息"与"规模"的框架,完善了上述"机制视角"。在"机制视角"的逻辑下,"发展型国家"这一政府介入的形式虽然在东亚国家终结了,但是对于广大仍处于追赶阶段的后发展国家而言,仍然值得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产业政策与金融:台湾地区发展经验 [J].
黄宗昊 ;
林冈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9) :109-116+129
[2]   政府介入能否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基于两个案例的分析 [J].
陈玮 ;
耿曙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23 (03) :76-84
[3]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兴衰:比较研究视野 [J].
顾昕 .
河北学刊, 2013, 33 (06) :119-124
[4]   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J].
余永定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75-1078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历程、特点及其影响 [J].
刘澈元 ;
赵媛媛 .
台湾研究集刊, 2009, (01) :56-62
[6]   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转型 [J].
陈尧 .
江苏社会科学, 2006, (03) :52-59
[7]   发展型国家的衰落 [J].
朱天飚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5) :34-39
[8]   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以“尼克松冲击”和“广场协议”为例 [J].
黑田东彦 ;
王宇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1) :45-47
[9]  
新结构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2
[10]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M]. 商务印书馆 , (美) 格申克龙 (Gerschenkro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