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行权限制与盈余管理优序选择

被引:84
作者
刘宝华 [1 ]
罗宏 [2 ]
周微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优序; 分类转移;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6.11.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时间限制和行权业绩考核的特殊制度背景,本文考察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优序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分类转移、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优序因高管所持权益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持有处于行权限制期限内的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高管最偏好分类转移,其次应计盈余管理,最后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持有可行权期权和非限制性股票的高管最偏好应计盈余管理,其次分类转移,最后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激励情境下,分类转移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高管达到股权激励行权考核业绩条件和抬高股价,应计盈余管理则主要用于抬高股价,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由于损害公司长期业绩,成为最后的选择。三类盈余管理收益和成本的差异决定了高管对其偏好的优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公开增发公司分类转移与核心盈余异象研究 [J].
李晓溪 ;
刘静 ;
王克敏 .
会计研究, 2015, (07) :26-33+96
[2]   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部分替代 [J].
龚启辉 ;
吴联生 ;
王亚平 .
经济研究, 2015, 50 (06) :175-188+192
[3]   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 [J].
王福胜 ;
吉姗姗 ;
程富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2) :95-106
[4]   股票期权实施中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行权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角度 [J].
肖淑芳 ;
刘颖 ;
刘洋 .
会计研究, 2013, (12) :40-46+96
[5]  
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股权激励契约下的盈余管理研究[J]. 杨慧辉,潘飞,赵媛.中国会计评论. 2012(04)
[6]   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 [J].
吕长江 ;
严明珠 ;
郑慧莲 ;
许静静 .
会计研究, 2011, (01) :68-75+96
[7]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J].
苏冬蔚 ;
林大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88-100
[8]   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世界, 2010, (05) :141-149
[9]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淑芳 ;
张晨宇 ;
张超 ;
轩然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4) :113-119+127
[10]   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罗党论 ;
唐清泉 .
世界经济, 2009, (07) :8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