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04
作者
肖淑芳
张晨宇
张超
轩然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操纵性应计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的三个季度,经理人通过操纵"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公告日后盈余存在反转现象;但是,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通过操纵"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127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关联交易、线下项目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高雷,宋顺林.中国会计评论. 2008(01)
[2]   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 [J].
陈千里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49-155+207
[3]   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李延喜 ;
包世泽 ;
高锐 ;
孔宪京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6) :55-61
[4]   控股股东性质、利益输送与盈余管理幅度——来自中国A股公司首次亏损年度的经验证据 [J].
雷光勇 ;
刘慧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8) :90-97
[5]   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王克敏 ;
王志超 .
管理世界, 2007, (07) :111-119
[6]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魏涛 ;
陆正飞 ;
单宏伟 .
管理世界, 2007, (01) :113-121+172
[7]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J].
陆正飞 ;
魏涛 .
会计研究, 2006, (08) :52-59+97
[8]   盈余管理、控制权转移与独立董事变更——兼论独立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 [J].
支晓强 ;
童盼 .
管理世界, 2005, (11) :137-144
[9]   中国投资者对不同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 [J].
廖理 ;
许艳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1268-1272
[10]   A股亏损公司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J].
邵军 ;
边泓 .
统计与决策, 2005, (03)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