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被引:301
作者
苏冬蔚 [1 ,2 ]
林大庞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股权分置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产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是考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变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尚未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提出或通过激励预案的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统计显著,盈余管理加大了CEO行权的概率,而且CEO行权后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股权激励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加快现代公司制度建设,才能强化CEO与股东之间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 [J].
蔡宁 ;
魏明海 .
审计研究, 2009, (02) :40-49
[2]   境外上市、投资者监督与盈余质量 [J].
沈红波 ;
廖冠民 ;
廖理 .
世界经济, 2009, (03) :72-81
[3]   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 [J].
薄仙慧 ;
吴联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81-91+160
[4]   企业改革30年:管理层激励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 [J].
黄桂田 ;
张悦 .
金融研究, 2008, (12) :101-112
[5]   股权激励能够抑制大股东掏空吗? [J].
丑建忠 ;
黄志忠 ;
谢军 .
经济管理, 2008, (17) :48-53
[6]   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J].
朱茶芬 ;
李志文 .
会计研究, 2008, (05) :38-45+95
[7]   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 [J].
吴联生 ;
王亚平 .
经济研究, 2007, (08) :143-152
[8]   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 [J].
王华 ;
黄之骏 .
管理世界, 2006, (09) :101-116+172
[9]  
Earnings Restatements, Changes in CEO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 Qiang Cheng,David B. Farber.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8 (5)
[10]  
Relationship-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on Corporate Suppliers and Customers[J] . Kartik Raman,Husayn Shahrur.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