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能够抑制大股东掏空吗?

被引:27
作者
丑建忠 [1 ]
黄志忠 [2 ]
谢军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2] 汕头大学商学院
[3]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股权激励; 掏空;
D O I
10.19616/j.cnki.bmj.2008.17.011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公司治理要素对大股东占款的影响之后,总经理持股或股权激励安排确实能够抑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侵占,但是,股权激励的抑制效果不是线性增长的,即总经理持股比例与大股东侵占度不成线性关系。本文没有发现总经理持股比例超过5%时会产生堑壕效应,也没有发现所有制形式对股权激励效果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正在进行的股权激励政策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也丰富了股权激励的相关文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J].
叶康涛 ;
陆正飞 ;
张志华 .
经济研究, 2007, (04) :101-111
[2]   股权比例、大股东“掏空”策略与全流通 [J].
黄志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1) :58-65
[3]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4]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 AlexanderDyck,LuigiZingales.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