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实施中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行权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角度

被引:104
作者
肖淑芳
刘颖
刘洋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业绩考核; 管理权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公告的290个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从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及其标准设置角度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中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票期权方案中设置的主要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净利润增长率)的标准不仅显著偏低而且考核基期的业绩也显著低于历史业绩,使得股权激励方案缺乏激励性。考核基期业绩显著低于历史业绩的主要原因是经理人通过真实经营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对基期业绩进行了打压,从而降低了行权达标的难度。股权激励比例、管理权力大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说明股权激励是诱发盈余管理的直接动因,而管理权力的存在又加剧了这种操纵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96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 [J].
李增福 ;
董志强 ;
连玉君 .
管理世界, 2011, (01) :121-134
[2]   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世界, 2010, (05) :141-149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 [J].
吕长江 ;
郑慧莲 ;
严明珠 ;
许静静 .
管理世界, 2009, (09) :133-147+188
[4]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淑芳 ;
张晨宇 ;
张超 ;
轩然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4) :113-119+127
[5]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 [J].
李彬 ;
张俊瑞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2) :71-76+126
[6]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 [J].
吕长江 ;
赵宇恒 .
管理世界, 2008, (11) :99-109+188
[7]   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 [J].
夏立军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10) :35-40
[8]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
Cohen, Daniel A. ;
Zarowin, Paul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10, 50 (01) :2-19
[9]  
Earnings Restatements, Changes in CEO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 Qiang Cheng,David B. Farber.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8 (5)
[10]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 [J].
Cohen, Daniel A. ;
Dey, Aiyesha ;
Lys, Thomas Z. .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 (03) :75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