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9
作者
程中华 [1 ,2 ]
于斌斌 [2 ]
机构
[1] 泰山学院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市场潜能; 地区工资差距;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49.24 [劳动工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波动性的递增趋势;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的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125 +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王晶晶 ;
黄繁华 ;
于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3) :48-58
[2]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 [J].
于斌斌 ;
金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2) :31-44
[3]   中国省域城镇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异机制与空间效应 [J].
王开科 ;
曾五一 ;
王开泳 .
地理研究, 2013, 32 (11) :2107-2120
[5]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J].
孙浦阳 ;
韩帅 ;
许启钦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53
[6]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Moran指数的解释 [J].
袁冬梅 ;
魏后凯 ;
于斌 .
中国软科学, 2012, (12) :90-102
[7]   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刘瑶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11) :67-73+89
[8]   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 [J].
韩峰 ;
柯善咨 .
管理世界, 2012, (10) :55-70
[9]   市场潜力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博 .
中国软科学, 2012, (07) :126-133
[10]   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 [J].
谢长青 ;
范剑勇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4 (03)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