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城镇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异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14
作者
王开科 [1 ]
曾五一 [1 ]
王开泳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工资; 分异机制;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60207 ; 020103 ;
摘要
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经济地理现象,其形成源自于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生成与演进也带有特定的区域相互作用特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省域城镇现有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分异格局,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工资水平区域分异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在对中国工资水平区域分异的基本现状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工资方程,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试图阐明中国工资水平现有分异格局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全域自相关指数、SLM和SEM模型实证检验了各主要理论因素对中国工资水平区域分异的影响程度及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市场潜能、开放度、市场分割度等因素对中国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异有重要的影响,且中国省域间城镇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误差效应。最后,从合理缩小现有的工资水平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健全劳动力市场协调机制、减少劳动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障碍;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在缩小地区工资差异中的作用力;增进省级地域单元间的贸易联系性,弱化市场分割程度;优化低工资地区的外贸投资环境,提升其对外贸易竞争力和融资效率;推进东部地区尽快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中西部省份重要的增长极。
引用
收藏
页码:2107 / 212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汤庆园 ;
徐伟 ;
艾福利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52-58
[2]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J].
杨威 ;
金凤君 ;
王成金 ;
丁金学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44-550
[3]   市场潜力、经济集聚与地区间工资差异 [J].
李国璋 ;
戚磊 .
财经科学, 2011, (05) :71-78
[4]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 [J].
周杜辉 ;
李同昇 ;
哈斯巴根 ;
杨卫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205-214
[5]   要素禀赋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J].
李敏纳 ;
蔡舒 ;
张慧蓉 ;
覃成林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14-20
[6]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覃成林 ;
李敏纳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80-1792
[7]   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1996-2007年分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国璋 ;
刘津汝 .
经济评论, 2010, (05) :95-102+111
[8]   新疆县域经济分异特征、原因及对策探讨 [J].
张锦宗 ;
梁进社 ;
朱瑜馨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36-543
[9]   江苏省能源效率空间分异特征与成因分析 [J].
赵媛 ;
郝丽莎 ;
杨足膺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919-928
[10]   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和实证检验 [J].
王永培 ;
袁平红 .
财经科学, 2010, (03) :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