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38
作者
李敏纳 [1 ]
蔡舒 [1 ]
张慧蓉 [1 ]
覃成林 [2 ,3 ]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禀赋; 黄河流域; 经济空间分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1.01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广义要素禀赋视角系统研究1990—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禀赋和制度禀赋是影响经济空间分异的两大因素;非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逐步增强,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已较弱;改革开放引起制度禀赋改善、资本和劳动要素集聚,使山东、内蒙古和河南的综合要素禀赋优势逐步增强,这是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逐步加剧的根源;受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态势的支配,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日趋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 [J].
朱平芳 ;
徐大丰 .
经济研究, 2007, (09) :84-95
[2]   经济学关于空间结构研究的综述 [J].
翁瑾 ;
刘明宇 .
当代财经, 2006, (06) :13-16+78
[3]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村庄微观角度的一个分析框架 [J].
黄祖辉 ;
王敏 ;
宋瑜 .
管理世界, 2005, (03) :75-84+169+171
[4]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5]   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何枫 ;
陈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3) :18-24
[6]   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 [J].
李子奈 ;
鲁传一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25-31
[7]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金丽国, 2007
[8]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建廷, 2007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陆铭, 2006
[10]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J] . Glenn Ellison,Edward L. Glaes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