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算法黑箱:算法解释权的功能证成与适用路径——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场景

被引:58
作者
姜野
李拥军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算法; 黑箱; 算法解释权; 社会信用体系; 人工智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以算法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算法因其高效而在社会中得以广泛应用,却又因内部复杂以及商业机密的外衣而具有"黑箱"特性。因此算法在信用体系中的应用很可能产生数据失控、结果歧视、难以修复信用与分配责任等风险,诸多风险需要得到来自法律的回应。算法解释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权利,具有规制算法权力、纠偏数据鸿沟、帮助相对人知悉决策过程以及评判算法优劣等功能,能够有效应对算法自动决策带来的风险。算法解释权的实现主要存在宏观与微观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对整个算法过程进行解释,另一种主要解释具体决策。破解算法黑箱并非将所有代码公开,也不意味着让决策相对人完全知悉算法的搭建与运算过程,更多的是通过可被理解的方式解释算法、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以使其运行更加公开公正,当数据错误或者权重失衡的情况出现时进行及时救济。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102+171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与数据正义.[N].许可;.社会科学报.2018,
[2]   数字社会权力的来源:评分、算法与规范的再生产 [J].
胡凌 .
交大法学, 2019, (01) :21-34
[3]   百行征信:迎接中国“信用时代”的到来 [J].
康超 .
中国信用卡, 2018, (12) :25-27
[6]   算法与歧视 从美国教育平权案看算法伦理与法律解释 [J].
丁晓东 .
中外法学, 2017, 29 (06) :1609-1623
[7]   征信AI:来自人工智能的信用服务 [J].
刘新海 .
当代金融家, 2017, (12) :45-48
[8]   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 [J].
王锡锌 .
法学研究, 2017, 39 (06) :41-60
[9]   论大数据征信时代下“技法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 [J].
吴双 ;
冯果 .
科技与法律, 2017, (04) :40-47
[10]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J].
梅夏英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9) :164-18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