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革命、零工经济与劳动法的新思维

被引:86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平台; 零工经济;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助推型规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网络平台造就了零工经济的兴起,也给现行的劳动法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一方面,如果过于轻易地将劳动者与网络平台之间的关系都定义为劳动关系,那么这将带来一些不合理的负担。另一方面,如果将劳动者与网络平台之间的关系都视为非劳动关系,那么劳动者的有些权益将得不到保障。平台经济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根源在于劳动关系全有或全无的认定。在平台经济的劳动法规制中,应当改变这种认定劳动关系进而施加或豁免所有劳动法责任的进路,应当采取功能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劳动法规制进路。具体来说,应当对劳动法规制中的一系列责任进行功能性的分析,分析何种责任更应当适用于何种网络平台。从劳动法规制的整体理念上来说,应当对平台经济中的劳动问题采取一种"助推型规制",应当努力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运转与保护劳动者权益之间维持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探析——以网约车为例 [J].
李峰 .
中国劳动, 2017, (01) :13-17
[3]   重新理解年龄区分:以法律手段应对年龄歧视的误区 [J].
丁晓东 .
法学家, 2016, (04) :102-111+178
[5]   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以滴滴出行为例解析中国情境下互联网约租车平台的雇佣关系 [J].
彭倩文 ;
曹大友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 (02) :93-97
[6]   “零工经济”:依靠网络打零工,也能赚些钱 [J].
叶健 .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5, (11) :42-43
[8]   劳务派遣的“治标”与“治本”——析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隐忧 [J].
刘慧勇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 (03) :11-14
[9]   试论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兼评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J].
王全兴 ;
杨浩楠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3) :61-69
[10]   论劳务派遣立法中的思维定势 [J].
董保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3) :50-6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