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2
作者
杨润华
范赟芝
张龙海
纪放
吴金珠
机构
[1]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出血性转化; 影响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2014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分为未出血组69例和出血组31例。采用统一的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吸烟)、既往服用阿司匹林情况、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溶栓前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舒张压、收缩压、血小板计数、血钠、血糖、CT低密度病灶情况、心源性脑栓塞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3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吸烟)阳性率、既往阿司匹林服用率、舒张压、收缩压、血小板计数、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糖尿病病史阳性率、溶栓前NIHSS评分、血钠、血糖及CT低密度病灶检出率高于未出血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长于未出血组,溶栓前SSS评分低于未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OR=2.425,95%CI(1.313,4.479)〕、溶栓前SSS评分〔OR=2.670,95%CI(1.358,5.250)〕及溶栓前NIHSS评分〔OR=2.257,95%CI(1.317,3.869)〕是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溶栓前SSS评分低、NIHSS评分高及延迟静脉溶栓治疗是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研究附视频 [J].
朱海暴 ;
李勇 ;
张冠文 ;
沈永玲 ;
杜海松 .
临床荟萃, 2014, (12) :1348-1351
[2]  
α2-Heremans-Schimid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J]. 吴杨,侯宏伟,杨丛林,陆洋,辛显峰,于洋,刘家丰.中国急救医学. 2014 (11)
[4]   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党哲 ;
张国鲁 ;
张微微 ;
黄勇华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04) :287-291
[5]   rt-PA静脉溶栓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欧阳取平 ;
安婷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22 (03) :206-209
[6]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晶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 (09) :833-835
[7]   血压变异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 [J].
秦琳 ;
周其达 ;
邹锡良 ;
潘晓帆 ;
华键 ;
韩杨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 (12) :5603-5605
[8]   干预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临床研究 [J].
刘家敏 ;
陈正挪 ;
崔景修 ;
袁正光 ;
于吉友 ;
赵辉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 (11) :1027-1029
[10]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脑出血的脑梗死患者血压、心率、NIHSS评分和GCS评分的分析 [J].
陈美华 ;
顾冬梅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32)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