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与场景化界定

被引:78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被遗忘权; 个人信息; 言论自由; 信息流通; 合理期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被遗忘权试图回应数字化记忆所带来的遗忘难题,但这种权利也面临争议,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提出了有力的论据。通过辨析被遗忘权的支持与反对意见,可以发现被遗忘权的正当性应建立在信息合理流通与具体场景中各方合理期待的基础之上。我国法律实践对于被遗忘权的态度总体上符合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在司法与执法过程中,我国的被遗忘权需要进行进一步场景化的界定,例如可以以个人信息来源不同而赋予当事人不同类型的被遗忘权。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被遗忘权的法理定位与保护范围之限定 [J].
梅夏英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 (16) :48-54
[2]   “被遗忘权”: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问题 [J].
张里安 ;
韩旭至 .
河北法学, 2017, 35 (03) :35-51
[3]   从欧盟“被遗忘权”看网络治理规则的选择 [J].
杨乐 ;
曹建峰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4) :58-62
[5]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J].
袁梦倩 .
学海, 2015, (04) :55-61
[6]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被遗忘权 [J].
薛亚君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5, (04) :61-64
[7]   “被遗忘权”之争——基于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改革的考察 [J].
夏燕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2) :129-135
[8]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5, (02) :24-34
[9]  
删除[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10]  
知识产权论[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韦之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