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

被引:29
作者
张行
梁小英
刘迪
史琴琴
陈海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社会—生态景观; 景观恢复力; 时空演变; 情景模拟; 生态脆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303 ; 1204 ;
摘要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各子系统和整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①研究区2000-2015年社会—生态景观3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著且都有增强。其中,"退耕还林"第1阶段(2000-2009年)增强突出,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134、0.048、0.028;第2阶段(2009-2015年)增强相对减缓,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038、0.017、0.021。②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分异同样显著,其恢复力指数上升11.60%,呈现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子系统与整体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之间有主导性正向关系,且3个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著,两个或三个系统协同率达到90%以上。最后,运用有序加权平均法,基于干扰指标与适应能力指标的不同权重设置情景偏好,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为区域景观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450 / 14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高度敏感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性评价 [J].
贾慧 ;
陈海 ;
毛南赵 ;
聂霞 .
资源科学, 2018, 40 (06) :1277-1286
[2]   2010年来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J].
冯舒 ;
赵文武 ;
陈利顶 ;
吕楠 .
生态学报, 2017, 37 (12) :3957-3966
[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量方法综述 [J].
周晓芳 .
生态学报, 2017, 37 (12) :4278-4288
[4]   基于CBDI的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模型构建及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冯阳坬村为例 [J].
宋世雄 ;
梁小英 ;
梅亚军 ;
温馨 ;
王艳妮 ;
毛南赵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11) :1926-1937
[5]   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J].
张甜 ;
刘焱序 ;
王仰麟 .
生态学报, 2017, 37 (07) :2147-2157
[6]   基于VSD框架的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 [J].
陈佳 ;
杨新军 ;
尹莎 ;
吴孔森 .
地理学报, 2016, 71 (07) :1172-1188
[7]   基于PSR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研究 [J].
宁立新 ;
马兰 ;
周云凯 ;
白秀玲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2) :534-543
[8]   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发展权衡——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J].
彭建 ;
谢盼 ;
刘焱序 ;
胡晓旭 .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1747-1761
[9]   基于DEMATEL的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 [J].
孙鸿鹄 ;
程先富 ;
戴梦琴 ;
王祥 ;
康海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9) :1577-1583
[10]   农业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J].
李晓 ;
周丁扬 .
资源科学, 2015, 37 (09) :1747-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