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被引:55
作者
张甜
刘焱序
王仰麟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乡村空间演变; 乡村空间重构; 恢复力;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是中国乡村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恢复力是指系统吸收干扰、经历变化和重组后,仍然保持原有功能、结构、特性和反馈的能力。梳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乡村社区恢复力、空间恢复力相应概念,借助宏观生态学领域中的恢复力相关概念阐释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可以在深化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理论内涵的同时更有效的理解乡村空间的演变过程和重构目标。乡村空间重构并不只是国土或规划层面的景观空间优化,而需要站在强化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角度,从乡村空间演化机制入手,提升乡村空间演化动力从而驱动空间重构。将乡村空间的演变阶段嵌入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中,将作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引入乡村地理学研究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展了学科研究视角,完成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的理论抽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147 / 21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道路建设对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一个社区恢复力的视角 [J].
杨新军 ;
石育中 ;
王子侨 .
地理学报, 2015, 70 (08) :1313-1326
[2]   社区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议题 [J].
郭永锐 ;
张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100-109
[3]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J].
李伯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王鹏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353-1360
[4]  
基于生命周期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预测方法——以湖南省金井镇为例[J]. 季翔,刘黎明,李洪庆.应用生态学报. 2014(11)
[5]   基于RS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J].
任平 ;
洪步庭 ;
刘寅 ;
周介铭 .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3331-3340
[6]   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 [J].
龙花楼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2) :211-225
[7]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8]   不同地区小尺度乡村景观变化的对比分析 [J].
肖禾 ;
张茜 ;
李良涛 ;
郑博 ;
宇振荣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685-1692
[9]   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郭艳军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825-838
[10]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 [J].
李阳兵 ;
罗光杰 ;
邵景安 ;
程安云 ;
王成 ;
白晓永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66-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