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逻辑转换——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295
作者
景跃进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
城乡关系转型; 村干部行政化; 选择性行政化; 村民自治新形式; 乡村治理结构变革;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论文从宏观角度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治理正在经历的历史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基本动因是农业税费改革和城乡资源配置关系的逆转。由此,国家权力以项目、下派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财政支付村干部报酬等方式全面进入乡村社会。国家权力的下渗一方面加深了原本就存在的村干部行政化现象,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村民自治的新实践——各地在自然村层面寻求新的自治形式。论文区分了行政化的不同类型,将新时期村干部行政化现象归纳为"选择性行政化"。在考察其对村庄治理带来的复杂影响的同时,探索未来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可能图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村民理事会:性质及其限度 [J].
项继权 ;
王明为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09) :155-160
[2]   进一步扩大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改革试点——广东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的实践探索 [J].
宁雪兰 .
广东经济, 2017, (05) :24-27
[3]   寻求村民自治中的“三元统一”——基于广东省村民自治新形式的分析 [J].
肖滨 ;
方木欢 .
政治学研究, 2016, (03) :77-90+127
[4]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
[5]   微自治: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与反思 [J].
刘成良 .
学习与实践, 2016, (03) :102-110
[6]   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庄治理变革 [J].
杨芳 .
学习论坛, 2016, 32 (02) :52-55
[7]   村干部收入与职业化 [J].
贺雪峰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11) :64-66
[8]   分级处理与资源依赖——项目制基层实践中矛盾调处与秩序维持 [J].
李祖佩 ;
钟涨宝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2) :81-93+97
[9]   村干部职业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后果 [J].
杜园园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 37 (02) :89-93
[10]   村民自治:“单元下沉”抑或“单元上移” [J].
陈明 .
探索与争鸣, 2014, (12)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