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否决的社会建构——以我国几次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失败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程韡
机构
[1]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肉搜索; 政策否决; 权利; 边界物; 社会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针对传统的政策否决理论无法对我国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失败的现象做出完满解释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建构主义社会学中边界物的概念认为:作为边界物的"人肉搜索"由于其解释的灵活性,存在着技术、权利和适用三个层面的划界。如果说从依靠人的"人机互动"中衍生出针对人的"人际互动"具有偶然性的因素,在其立法禁止的多方尝试中却是隐私权和"监督权-批评权"相对于另外一种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划界方式的胜利。虽然中央和地方都试图在"监督权-批评权"的指涉对象上做出社会一般失范和官员腐败的划分,结果也只是带来规制性政策的流产或是象征性通过,即便趋利避害地利用"人肉搜索"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文章还进一步指出,"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和政策应对上的两难源于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张力,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分流才能真正阻止"网络暴力"的产生。而且在信息社会等生成性的制度语境下,打开政策问题内容的黑箱也是十分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123 +1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及其公共治理 [J].
谢金林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1) :35-43+124
[2]   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 [J].
王礼鑫 ;
杨涛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08) :12-18+126
[3]   政策学习的障碍及其超越 以中国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例 [J].
王程韡 .
社会, 2010, 30 (04) :32-51
[4]   “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法律适用 [J].
刘义军 ;
刘海东 .
法律适用, 2010, (07) :81-83
[5]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6]   从多源流到多层流演化:以我国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政策议程为例 [J].
王程韡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0) :1460-1467
[9]  
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N]. 人民日报. 2009 (011)
[10]  
An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of policy change and the role of policy-oriented learning therein[J] . Paul A. Sabatier.Policy Sciences . 19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