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动因何在?——基于农地产权与要素配置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被引:86
作者
仇童伟 [1 ]
罗必良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种植结构; “趋粮化”; 农地产权; 要素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利用全国9省270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要素配置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改善会抑制农户种植农作物,但对种植经济作物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对种植粮食作物的抑制作用,且不显著降低粮食种植户的粮食播种面积;(2)随着农地产权管制的放松,纯务农劳动力占比越高的农户,务农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会激励他们越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3)兼业农户与"离农"农户具有相同的行为目标,即务农成本最小化,强化地权稳定性将诱导这两类农户更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4)随着粮食生产中机械使用程度的提高,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改善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绩效。本文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地权稳定性的改善以及农业机械使用程度的提高,均会诱导农户更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从而表现出种植结构的"趋粮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非粮化”抑或“趋粮化” [J].
罗必良 ;
仇童伟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2) :39-51+2
[2]   农地调整会抑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吗? [J].
仇童伟 ;
罗必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57-71
[3]   农地产权结构、生产要素效率与农业绩效 [J].
李宁 ;
何文剑 ;
仇童伟 ;
陈利根 .
管理世界, 2017, (03) :44-62
[4]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对农户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约束条件的解析 [J].
钟甫宁 ;
陆五一 ;
徐志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7) :36-47
[6]   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家庭农场“非粮化”研究——以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为个案 [J].
张茜 ;
屈鑫涛 ;
魏晨 .
东南学术, 2014, (03) :94-100+247
[7]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现代化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农经网络大会”综述 [J].
张鸣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12) :84-88
[8]   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 [J].
廖洪乐 .
管理世界, 2012, (05) :62-70+87+187
[9]   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J].
易小燕 ;
陈印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6) :2-10+21
[10]   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农地产权结构视角的分析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10, (11) :68-7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