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非粮化”抑或“趋粮化”

被引:96
作者
罗必良 [1 ]
仇童伟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种植结构;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社会化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文章利用全国9省(区)2704个样本农户数据,分析了在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农地流转加快阶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及其转换机制。研究表明,在家庭农业劳动力充裕情景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会表现出"非粮化"特征;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农地流转不仅不会造成农业种植结构的"非粮化",反而有助于"趋粮化";随着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的增强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农地转入将强化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趋粮化"。文章认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非粮化"具有阶段性特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经营绩效,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完善农业分工体系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2 +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业家庭经营.[M].罗必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澳)杨小凯;(澳)黄有光著;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land investments in Northwest China [J].
Ma, Xianlei ;
Heerink, Nico ;
van Ierland, Ekko ;
van den Berg, Marrit ;
Shi, Xiaoping .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3, 5 (02) :281-307
[4]   A NEW THEORY OF INDUSTRIALIZATION [J].
SHI, HL ;
YANG, XK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5, 20 (02) :171-189
[6]   农地调整会抑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吗? [J].
仇童伟 ;
罗必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57-71
[7]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对农户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约束条件的解析 [J].
钟甫宁 ;
陆五一 ;
徐志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7) :36-47
[8]   土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陈菁 ;
孔祥智 .
河北学刊, 2016, 36 (03) :122-128
[9]   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基于全国1740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宗毅 ;
杜志雄 .
经济学动态, 2015, (09) :63-69
[10]   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家庭农场“非粮化”研究——以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为个案 [J].
张茜 ;
屈鑫涛 ;
魏晨 .
东南学术, 2014, (03) :94-1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