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农地产权结构视角的分析

被引:51
作者
冀县卿 [1 ]
钱忠好 [1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结构变迁; 农业增长;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11.008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不同的产权结构决定着经济当事人不同的经济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制度绩效。本研究根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的经验事实及面板数据,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指向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因而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其制度绩效相应地优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187 +187-1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J].
苏明 .
中国流通经济, 2009, 23 (01) :43-47
[2]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09, (01) :172-173
[3]   农地产权与经营制度对农地经营效益的影响 [J].
樊万选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02) :27-31
[4]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绩效研究 [J].
胡洪曙 .
财经论丛, 2007, (05) :13-18
[5]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 ;
焦方义 ;
李楠 .
经济研究, 2006, (07) :73-82
[6]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J].
黄少安 ;
孙圣民 ;
宫明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38-47+205
[7]   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 [J].
俞海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Loren Brandt ;
张林秀 .
经济研究, 2003, (09) :82-91+95
[8]   长期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J].
陈锡文 .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2, (12) :6-9
[9]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10]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2) :18-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