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犯罪网络化:归责障碍、刑法应对与教义限缩

被引:155
作者
梁根林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传统犯罪网络化; 归责障碍; 刑法应对; 教义限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域实施传统犯罪的态势悄然成型,传统犯罪趋向网络化,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犯罪的不法属性与不法程度,给刑事归责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刑法修正案(九)》专门规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四个纯正网络犯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定刑,标志着我国刑法的一个专门领域即网络刑法的真正诞生。但是,我国刑法学者在致力于立法论的客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同时,应当跳出立法中心主义的窠臼,将理论关注重点转向解释论范畴内的刑法体系内部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比较研究 [J].
王华伟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4) :41-56
[2]   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 [J].
周光权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23-40
[3]   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以“李斯特鸿沟”为视角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41-60
[4]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 [J].
于志刚 .
中国法学, 2016, (02) :5-24
[5]   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中国立场 [J].
于志刚 .
政法论坛, 2015, 33 (05) :91-108
[6]   犯罪的网络异化现象评析及其刑法应对路径 [J].
阎二鹏 .
法治研究, 2015, (03) :48-54
[7]   谁应为互联网时代的中立行为买单? [J].
车浩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1) :47-50
[8]   视频搜索网站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规制 [J].
徐松林 .
知识产权, 2014, (11) :26-31
[9]   共犯行为正犯化及其反思 [J].
阎二鹏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3) :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