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审查的基本制度结构

被引:64
作者
吴洪淇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证据准入; 证据审查; 定案根据; 证明力; 印证;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7.06.00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现代刑事证据审查体系是以"证据准入—证据评估相分离"为核心特征,由术语范畴、审查主体、审查标准与程序保障等多个维度构成的一个立体制度结构体系。多层次的立体制度结构体系有利于保障证据准入与证据评估的相对分离,从而确保刑事证据规则的有效实施。我国最新的刑事证据立法已经通过"材料—证据—定案根据"这三个基本范畴确立起证据准入的两道审查门槛。证据审查规范与相关审查范畴的对接彰显了在新形势下对刑事证据审查的进一步强化。我国证据审查制度还仅仅是一种相对扁平化的线性制度构建,审查范畴上的区分缺乏来自主体分离、程序设置和适用标准层面的支撑与保障。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刑事证据审查的制度体系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适。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8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刑事冤错案防范机制研究 [J].
杨波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132-141
[2]   法国刑事证据自由原则及其限制 [J].
王晨辰 .
证据科学, 2016, 24 (06) :669-681
[3]   证据排除抑或证据把关: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研究 [J].
吴洪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5) :149-164
[4]   审判中心视角下的证据法基本概念 [J].
魏晓娜 .
证据科学, 2016, 24 (03) :283-287
[5]   以审判为中心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难点 [J].
张建伟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 24 (01) :43-54+172
[6]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诉讼关系 [J].
卞建林 ;
谢澍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 24 (01) :33-42+172
[7]   证明力反制证据能力论 [J].
纵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4, (04) :65-74
[8]   “不得作为定案根据”条款的学理解析 [J].
纵博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4) :69-77
[9]   论证据能力的附属化 [J].
汪贻飞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151-160
[10]   非法证据排除与庭前会议实践调研 [J].
杨宇冠 ;
郭旭 ;
陈子楠 ;
杨超 ;
戴婧婧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3) :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