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证明力反制证据能力论
被引:28
作者
:
纵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纵博
机构
: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来源
:
中国刑事法杂志
|
2014年
/ 04期
关键词
:
证明力;
证据能力;
反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摘要
:
在刑事证据理论上,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应然关系是证据能力优先,其次才是证明力问题。但无论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或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证明力反制证据能力的现象,即在判断证据能力时,将证明力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证据能力的概念定位、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审查主体同一、发现真实的压力。对于证明力反制证据能力现象,应当从证据能力规则的性质入手为其划定合理界限,将这种反制限制在基于事实认定准确性的证据能力规则的适用中,并且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论证据客观性保障规则
[J].
纵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纵博
;
马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马静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4)
:76
-86
[2]
关于证据法基本概念的一些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3)
:57
-68
[3]
非法证据为何难以有效排除——兼及中国非法证据排除的未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松
.
法学论坛,
2012,
27
(04)
:116
-123
[4]
美国证据排除规则的衰变及其启示——以Herring v. United States案为主线的考察
[J].
姚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姚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1)
:178
-186
[5]
批判中求可能:对量刑反制定罪论的法理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涛
.
政治与法律,
2011,
(09)
:120
-129
[6]
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以“格夫根诉德国案”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长永
;
闫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闫召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2)
:143
-153
[7]
证明力规则检讨
[J].
李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训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2)
:156
-173
[8]
刑事证据能力的法定与裁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远
.
中国法学,
2005,
(05)
:161
-174
[9]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禁止:理论、规则与司法技术[J]. 秦策,顾君.法制现代化研究. 2004(00)
[10]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J].
龙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4,
(02)
:107
-115
←
1
2
3
→
共 26 条
[1]
论证据客观性保障规则
[J].
纵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纵博
;
马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马静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4)
:76
-86
[2]
关于证据法基本概念的一些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3)
:57
-68
[3]
非法证据为何难以有效排除——兼及中国非法证据排除的未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松
.
法学论坛,
2012,
27
(04)
:116
-123
[4]
美国证据排除规则的衰变及其启示——以Herring v. United States案为主线的考察
[J].
姚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姚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1)
:178
-186
[5]
批判中求可能:对量刑反制定罪论的法理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涛
.
政治与法律,
2011,
(09)
:120
-129
[6]
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以“格夫根诉德国案”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长永
;
闫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闫召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2)
:143
-153
[7]
证明力规则检讨
[J].
李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训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2)
:156
-173
[8]
刑事证据能力的法定与裁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远
.
中国法学,
2005,
(05)
:161
-174
[9]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禁止:理论、规则与司法技术[J]. 秦策,顾君.法制现代化研究. 2004(00)
[10]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J].
龙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4,
(02)
:107
-115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