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24
作者
曹隽隽 [1 ]
周勇 [1 ]
叶青清 [1 ]
于雷 [1 ]
刘强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北省国土整治局
关键词
耕地; 空间格局; 地学信息图谱; 湖北江汉平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11.02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404 ;
摘要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与地类转移矩阵合成地学信息图谱单元的方法对湖北江汉平原1980—2010年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图谱分析,并对研究区范围内县域耕地动态度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1980—1990年耕地主要向水域转换,1990—2000年耕地变化主要特征为转入,耕地新增来源主要为水域,2000—2010年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占据主导;②30年间,耕地动态度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江汉平原东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提高,西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降低。研究认为,江汉平原仍旧是以耕地—水域为主的生态景观系统,科学地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区域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学信息图谱探索研究.[M].陈述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
[2]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分析 [J].
杨利民 ;
于闽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68-171
[3]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赵京 ;
杨钢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1) :30-35
[4]   1998—2007年中国耕地数量及其结构变化研究 [J].
宋伟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698-1702
[5]   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 [J].
关兴良 ;
方创琳 ;
鲁莎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2) :1997-2006
[6]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 [J].
张国坤 ;
邓伟 ;
张洪岩 ;
宋开山 ;
李恒达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111-1120
[7]   江汉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仙桃市为例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1) :35-38
[8]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J].
叶庆华 ;
刘高焕 ;
田国良 ;
叶景敏 ;
陈沈良 ;
黄翀 ;
刘庆生 ;
常军 ;
石亚男 ;
娄维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461-474
[9]  
Tupu methods o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n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4, 02
[10]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 [J].
陈述彭 ;
岳天祥 ;
励惠国 .
地理研究, 2000, (04) :33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