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72
作者
张国坤 [1 ]
邓伟 [2 ]
张洪岩 [3 ]
宋开山 [4 ]
李恒达 [5 ]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5] 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新开河; 土地利用; 图谱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运用ARC/INFO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利用新开河流域33年(1969-2001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69年、1979年、1992年、2001年),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新开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去33年期间该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大幅度增加,其净增面积1357.2km2,占流域总面积超过32%,其主要来源于草地、沙地、沼泽地、林地;沙地变化有所起伏,占流域总面积不低于23%,虽然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流域的草地沙化、耕地沙化还比较严重;草地大幅度减少,其净减面积1582.6km2,占流域总面积由36.2%缩减为18.5%,其主要来源于开垦草地为耕地、草地退化成沙地、沼泽地、盐碱地以及草地改造种植林地;居民地、盐碱地呈增加趋势,湿地、林地呈减少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11 / 1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QuickBird数字遥感图像光谱辐射定标 [J].
张国坤 ;
陈春 ;
邢福 ;
张洪岩 ;
赵云生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03) :494-498
[2]   ETM图像地物反射率光谱反演 [J].
陈春 ;
吴雨航 ;
刘志明 ;
何海舰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04) :739-742
[3]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张国坤 ;
邓伟 ;
宋开山 ;
刘吉平 ;
张力宏 ;
李方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25-3034
[4]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J].
叶庆华 ;
刘高焕 ;
田国良 ;
叶景敏 ;
陈沈良 ;
黄翀 ;
刘庆生 ;
常军 ;
石亚男 ;
娄维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461-474
[5]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6]   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秋菊 ;
傅伯杰 ;
陈利顶 .
地理科学, 2003, (03) :264-270
[7]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王军 ;
孟庆华 ;
赵文武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247-255
[8]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9]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J].
叶庆华 ;
刘高焕 ;
陆洲 ;
龚争辉 ;
Marco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49-357
[10]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J].
李军 ;
庄大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