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历史分析和前沿进展

被引:40
作者
王君
杨威
机构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就业;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7.27.002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进步迅猛发展引发了对"机器替代人"的恐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历经百年,涉及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劳动经济学等理论,研究视角从微观分析向宏观和时期跨度分析转变,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破坏性的替代效应也有创造性的补偿效应,总效应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存在理论缺失。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研究要更注重宏观层面分析,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进行统筹分析,不孤立地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分行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中国34个工业行业1980~2011年的数据 [J].
姜金秋 ;
杜育红 .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 (07) :113-121
[2]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实证研究 [J].
冉茂盛 ;
邹亚丽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07) :110-116
[3]   中国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赵利 ;
姜均武 .
经济经纬, 2011, (02) :82-85
[4]   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25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J].
陈泽聪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1) :20-24
[5]   中国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春燕 .
金融与经济, 2010, (08) :56-59
[6]   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的SDA分析 [J].
张华初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2) :42-49+95
[7]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 [J].
毕先萍 ;
赵坚毅 .
统计与决策, 2007, (10) :71-72
[8]   我国推进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要素禀赋优势两难冲突的解决路径分析 [J].
甘梅霞 ;
刘渝琳 .
财贸研究, 2006, (04) :42-48
[10]   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 [J].
瞿群臻 .
运筹与管理, 2005, (05) :129-136